随笔

随笔|飞向外太空

刘启春

好久不见

前段时间,我和实验室的同学开了一次线上会议。我们这届实验室自 22 年年底以来还没怎么聚,大家进入视频会议都有些兴奋。一句“好久不见”点燃了埋藏在心底的情感,“是呀,好久不见了~”。这次会议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第一个是当我们讨论其中一个主题时,有些同学不怎么发言,远远鼓励大家理性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表示允许尖锐的声音。她随后解释:“一个积极正向发展的团队,是同时需要温和的声音和尖锐的声音的。尖锐不代表错,而一味地温和可能是在隐藏问题。”,我很赞同她的这个观点,相信好的团队能自己消化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第二个是一个问大家的问题:“工作后你的目标变化了吗?”,大家犹豫了一下,每个人都说了一些,但又好像没有说到重点,我发言时说:“变了一些”,从工作以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之前话有些狂妄和异想天开,在开发中,编程语言是简单的,然而业务是复杂的!即使一个简单的登录认证功能在企业环境里也可能很复杂。


从摄影学到的

在我买相机的几个月拍了一些照片,起初我在网上看了些教程,学到了些伎俩,但拍出的照片让人满意的不多,一组照片只有几个,有时甚至一个也没有,这不禁让我陷入自我怀疑:是我设备不行还是技术不到家?这种情况直到我开始主动思考相机运作机制和每个参数配置的含义后才有所改善,拍不好、不出片是因为不熟悉工具,还有是部分教程看似有用实则无用。现在,如果一个新手问我怎么学摄影,我会告诉他先把工具用熟,了解每一个配置对画面的影响,通过实践形成对光影和环境处理的认知,最后再学习构图知识。


理性、感性

两周前跟朋友一起出去拍照,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认为摄影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朋友可能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随口回了我一句:”随性的,喜欢的事物,心里有拍照的冲动就按快门“。我倾向于摄影是理性的,每当我们按下快门心里都会对周围环境做一个判断,然后决定用多大光圈、快门,我们也会主动选择一个角度呈现这个画面,即使当我们希望画面呈现出感性时也是心智做出的一个选择(配置参数、控制画面)。

2022 年总结:积极生活每一天

刘启春

不平凡的一年过去了,生活是个五味调料罐,喜怒哀里交加,平凡的生活中偶尔跳出点惊喜。

今年终于看到疫结束的希望了,距离 2019 年年底发现新冠整整三年了,无数学生感叹“大学有几年,疫情占三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学的网课,老师们猝不及防地适应直播教学,学生们不再去教室上课了,还有各个地方的管控,以至于过年、假期回不来家以及线上办公。疫情期间这段记忆对国人真的是太深刻了,以至于听到放开的消息,心情激动就像在工作日无缘无辜给放了个假似的,以后可以大胆和朋友聚餐,愉快地出去旅游了。

毕业后相聚

刘启春

三月软件 2022 届毕业生聚会,等这一天等了许久了,一提起就说“忙”、“有工作还需要加班”,今天可算抽出空来。

我们组织了两个活动:聚餐和泡温泉。

泡温泉是愉快的,的地方有许多不同样式的休息区,我们泡完在里面歇息了一会,享受了短暂的自由与快乐时光;吃饭是尽兴的,湘菜有些辣,无形地让聊天的话题变得炙热起来,等菜品吃的差不多看大家还意犹未尽,又点了几个菜,名曰“续杯”,伴随夕阳一起落下,天渐渐黑,最后心满意足了。

平凡的国庆,感受家的温暖

刘启春

国庆过完了,回来了,却回不去了。

国庆去了好几个地方,父母住的郑州、老家周口,还有新乡,在路上画了不少时间,不是在赶车就是在路上,虽然忙但做这些事是高兴的。

公司的中秋礼盒

公司的中秋礼盒

刘启春

今年公司的中秋礼盒,可以看出 HR 很用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封来自边远地区的信,来信的是退役军人,他们多从事护林、守卫边疆的工作,信的内容很质朴,从中我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意志、信仰,“未来当一个士兵”,“守卫好祖国的边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父老乡亲致富”……这些不像那些伟大工程那般但同样值得被记住。

我想到了公司产品的 slogan —— “拥抱每一种生活”,我所理解的“拥抱”更多的等同“包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精彩或不精彩,它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说不精彩就有错,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随笔|治疗犯困

刘启春

治疗犯困

长时间坐在家里容易犯困,似乎看几十分钟视频就要打哈欠,我想了个办法,去超市买点吃的,酸些的零食,乌梅、蓝莓之类的,在不在状态时就吃点,像喝了脉动似的,虽然不太清楚喝脉动对我提神的效果,但是我知道我爱吃酸的,伴随着味蕾的刺激,精神又从八千里外拉扯回来了。

昨天买的热水壶今天到了,准备尝试一下花茶,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说说让大家给我推荐写花茶,多数人给我推荐枸杞,哈,虽然这是个好东西貌似我还不需要,还有些推荐的不错的我准备尝试一下,今天在买了大朵的贡菊尝试一下还不错。

老弟的弱点

我在家里的小群里发了个消息,我爸立刻在群里发了语音,谈我弟的校招,我跟他说明后我弟就从潜水状态出来了,他说在看设计模式准备投递简历,我听到这里就没有太多担忧了,老爸继续道:“要多听听你哥的,向他请教请教,别太拗你的脾气”,之后老弟服服帖帖的连连答应,我一听乐了,看来还是老爸的话管用。下午我跟老弟视频通话,详细了解了他近期的情况并给他一些建议。

我们毕业了

刘启春

三月软件14期合照

依稀记得 18 年夏秋之交,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大学,燥热的空气为新生渲染着氛围,校园内都在表达着对新生的欢迎,那时的我们充满着对未来的向往,现在我们毕业,穿上了学士服。

我的大学过的算充实,周末、寒暑假我都在实验室中度过的。在实验室里比较自由,有许多时间学习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我大学掌握的知识多来自于此,因此我也真正意识到,只有主动学习把兴趣投入进去才能学到真知识。

在别人眼中我是自律的人,但在我看来,我应该是目标比较明确,我的活动都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有时候不想做什么事一想起目标就有动力了,我非常庆幸我在大学四年中有清晰的目标。

未来仍有许多故事,我会继续在这条“马拉松”路上。

关于学习方法的一点感想

刘启春

在大学时我总想一次就把知识吃透,所以在学习时经常深挖知识,因为深挖,有时会走很多弯路,因此我在学习一项技术时总慢一些,要说有收获吗,确实有,这使我了解的知识面更广,但同时我也在这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能让我做更多的事。我大三时才翻然悔悟,我悔我没有那么早明白。

在我们实验室,有的喜欢通过视频学习,有的喜欢看书,方式不同,各取所好。我以前挺鄙视通过慕课视频学习的,以为那些学不到高深的知识,现在我发现我忽略了理解知识与知识数量的关系,二者并不等价,理解知识才是正解,是一切的前提。

我带过几个学弟学妹,他们有时也问题我怎么学这些知识,我心里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我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的,我把我的这种想法传达给了他们,并告诉他们一些方法和要点,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学习方式。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过程也大相径庭,况且人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年龄都在随时间不断变化,学习方式也需要不断调整,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我在学习这条路上踩了不少坑,有的让我受益匪浅,有的却浪费了不少时间,简单总结下我认为有哪些重要的点。

随笔|记向云风先生请教

刘启春

我老弟最近要准备校招,他对游戏开发有意向,作为大哥的就准备为他搜集些资料,我现在做的工作与游戏开发相差有一些远,我怕给他参谋错了,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些博客和帖子,质量参差,于是就发邮件请教了游戏开发大佬云风先生,昨天云发先生回邮件给了我答复,非常感谢他能抽出时间解答我的疑惑,我知道到他这种境界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在后来的回信中我向云风先生表达了感谢。云风先生的回复除了解答我内心的疑惑外,还让我了解到他对“工程师”的认知,我简单总结了一些要点:

  • 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可以进步的更快;
  • 工程能力很重要。我的理解是编码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
  • 代码可靠稳定优先于性能;
  • 编码规范与协作:写明显没有问题的代码。我们开发写代码绝不是只有自己看,有多少人写完代码后会反观自己:代码能否让别人轻松看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