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时我总想一次就把知识吃透,所以在学习时经常深挖知识,因为深挖,有时会走很多弯路,因此我在学习一项技术时总慢一些,要说有收获吗,确实有,这使我了解的知识面更广,但同时我也在这上面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些时间能让我做更多的事。我大三时才翻然悔悟,我悔我没有那么早明白。
在我们实验室,有的喜欢通过视频学习,有的喜欢看书,方式不同,各取所好。我以前挺鄙视通过慕课视频学习的,以为那些学不到高深的知识,现在我发现我忽略了理解知识与知识数量的关系,二者并不等价,理解知识才是正解,是一切的前提。
我带过几个学弟学妹,他们有时也问题我怎么学这些知识,我心里也没有准确的答案,因为我从来都是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的,我把我的这种想法传达给了他们,并告诉他们一些方法和要点,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学习方式。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学习过程也大相径庭,况且人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年龄都在随时间不断变化,学习方式也需要不断调整,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我在学习这条路上踩了不少坑,有的让我受益匪浅,有的却浪费了不少时间,简单总结下我认为有哪些重要的点。
我老弟最近要准备校招,他对游戏开发有意向,作为大哥的就准备为他搜集些资料,我现在做的工作与游戏开发相差有一些远,我怕给他参谋错了,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些博客和帖子,质量参差,于是就发邮件请教了游戏开发大佬云风先生,昨天云发先生回邮件给了我答复,非常感谢他能抽出时间解答我的疑惑,我知道到他这种境界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在后来的回信中我向云风先生表达了感谢。云风先生的回复除了解答我内心的疑惑外,还让我了解到他对“工程师”的认知,我简单总结了一些要点:
- 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可以进步的更快;
- 工程能力很重要。我的理解是编码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
- 代码可靠稳定优先于性能;
- 编码规范与协作:写明显没有问题的代码。我们开发写代码绝不是只有自己看,有多少人写完代码后会反观自己:代码能否让别人轻松看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